王丹丹,曾就职于通渭县电视台、嘉峪关市电视台、甘肃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有话说》主持人、记者,主持“盛世欢歌-绚丽甘肃”甘肃省百姓春晚、“盛世欢歌-大美临夏”甘肃省民族春节联欢晚会及多场演唱会活动,现任职于兰州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兰州网)全媒体中心新闻部副主任。
朗诵作品
《甘肃党组织的创始人——张一悟:一颗读书种子一腔救国情思》
从1921年到2021年,100年的岁月浮沉,都化成您生日的烛光献礼。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兰州网特推出“百年大党.记忆”音频节目,让我们一起在一个个闪耀着光芒的革命故事中,铭记历史,重温初心使命。
甘肃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省份,这里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地方,还是中国西部最早红色革命政权诞生地。无数革命先辈曾在甘肃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的最终胜利立下了历时的功勋。
今天,我们开启第一篇章,了解甘肃最早的共产党员、早期甘肃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之一、甘肃党组织的创始人、中共甘肃特别支部第一任书记张一悟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在陇原大地上的一生。
兰州市榆中县自古就有注重教育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清代,书院林立,人才辈出。清代进士一览表、清代举人一览表、榆中县教育大事记、榆中县教育志,还有书院、学堂等,都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清代举人一览表》中记载着张一悟的父亲张继祖,是清光绪二十三年的举人,中举后被朝廷留在京城任礼部主事,他还给摄政王载沣教过书。1904年张继祖辞官回乡,在兰州贡元巷求古书院讲书授徒。所谓少年强则国家强,张继祖看到了家乡教育的落后,便开始筹办学校。1905年他联合贡生窦秉璋、秀才周世勋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并得到知县张体信的大力支持,在增秀书院的基础上创办起了全县第一所小学堂——金县小学堂,张继祖任首席讲习。
1895年3月3日,张一悟出生在榆中县城关镇北关村。他三岁时便在家读《三字经》、《百家姓》、《朱子治家格言》等启蒙读物。受父亲的教导和熏陶,张一悟从小便养成了崇尚读书的好习惯。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张一悟家境优越,然而他为什么走上了艰难的革命道路呢?1911年4月,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失败,七十二志土遇难。他们奋不顾身的革命牺牲精神。唤起了更多爱国志土的觉醒。张一悟即受到了激励,又以七十二烈士中没有甘肃籍的人深感遗憾。鉴于当时兰州教育的现状,他毅然决定赴北京求学。
1918年深秋,张一悟和同学张亚衡乘坐羊皮筏子,穿越位于兰州、榆中、皋兰三地交界处的第一个黄河峡谷——桑园峡,顺流而下,经过宁夏银川、复经内蒙,于1918年初冬抵达北平。不久,张一悟和张亚衡一同考入了北京大学预科班。在北大读书期间,李大钊是张一悟的老师。由于接触了大量的外界事物,耳闻目睹了国家多舛的命运,使张一悟更加成熟起来。在学习中,他的见解总有独到之处,深受李大钊的赏识。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者之一,李大钊积极地教育引导张一悟等青年学生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唤起他们的民族意识。在李大钊的教诲下,张一悟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在心里播种下了投身革命事业的种子。
五四运动爆发后,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和北洋军阀的卖国行径。正在北京求学的甘肃籍学生几乎全部参加了抗议示威斗争。被称为“榆中三杰”的张一悟、张亚衡和丁益三作为甘肃旅京代表,主动去段祺瑞官邸请愿,要求面见段祺瑞,并递交请愿书,强烈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平等条约。张一悟还把五四运动发展的情况通过书信、邮寄、自带等方式传到兰州,动员家乡人民奋起救国。兰州在校师生受到不少影响和启迪,纷纷组织起来游行、示威,宣传抵制日货,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后,北洋军阀政府对学生们的爱国行动采取了高压政策,他们到处查封学联刊物,逼走北大校长蔡元培,逮捕爱国青年学生。鉴于这种严峻的形势,张一悟和张亚衡在李大钊的推荐下南下武昌,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继续学习。在这里他们有幸结识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的恽代英。在恽代英的引导下,张一悟一步步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追随者。从此,将名字“张种德”改为“张一悟”,这“一悟”二字就表示了他对革命人生的崭新觉悟。
1920年暑假,张一悟回到榆中,向同学、好友讲述新文化,传播新思想,呼吁青年们要积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中。在他的带动下,榆中涌现出了窦时寻等一大批向往革命的热血青年。
1923年初张一悟回到兰州后,受聘到凉州镇守使马廷勷部任教员,他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向官兵传播革命思想。随后张一悟又在兰州一中和兰州女子师范学校出任国文和历史教员。同年秋,张一悟受聘到凉州省立第二师范任教务主任兼国文、历史教员,上课时他向学生灌输进步思想。1924年,由李大钊和恽代英介绍,张一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甘肃籍的第一位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