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曾就职于通渭县电视台、嘉峪关市电视台、甘肃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有话说》主持人、记者,主持“盛世欢歌-绚丽甘肃”甘肃省百姓春晚、“盛世欢歌-大美临夏”甘肃省民族春节联欢晚会及多场演唱会活动,现任职于兰州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兰州网)全媒体中心新闻部副主任。
朗诵作品
《[百年大党.铭记]一生艰苦磨砺一念心头永驻》
大家好,我是中国兰州网主播丹丹,今天,中国兰州网“百年大党.铭记”节目第三期将为大家讲述的,是1927年,张一悟一行人撤离兰州后发生的故事。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新的反抗也开始了。就在此后更为艰巨的磨砺中,无论是武装斗争、还是地下工作、乃至牢狱生涯,直至生命最后时刻,张一悟始终以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胸襟,以一贯之地保持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
1927年11月,张一悟一行人撤离兰州,赴西安联系党组织。到达西安后,张一悟被中共陕西省委派往华县,担任华县县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后改任宣传部长,筹备有关渭华起义的事宜。为了安全起见张一悟化名章子文,以华县高塘小学教员的公开身份,开展工作。1927年年底,张一悟又被中共陕西省委派往三原县,协同孙作宾、张德生开展工作,广泛接触社会各界,特别是生活在底层的穷苦人民,听取他们的心声,细致入微地进行革命工作。1928年3月,张一悟代理华县城关区区委书记。他积极同李子洲、谢子长、刘志丹、唐澍等协商,准备渭华起义的事项,为了使起义成功并取得预期目的,张一悟充分发挥了胆大心细、机智勇敢的特长,在华县的芝理、七里寺、瓜坡和县城一带进行活动,耐心细致的做好群众的思想鼓动工作。同时,还根据群众的愿望,坚决打击反动派的嚣张气焰,鼓舞群众的斗志。在此期间,还铲除了敲诈勒索老百姓的国民党华县委员姬捷三。5月,张一悟与唐澍、刘志丹一起领导了渭华起义。1928年8月,张一悟被组织派往三原县任县委书记,先后以饭庄掌柜和小学教师的身份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29年3月21日,中共陕西临时省委成立,张一悟被任命为中共陕西省委委员。8月底,张一悟接到通知,去上海参加党中央召开的会议,由于长期积劳成疾,张一悟开始吐血、便血,病情不断恶化,因此错过了会期,滞留北平。
1930年初,张一悟病情缓解。经多方寻找,张一悟与北平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不久,党组织安排张一悟到在北平铎民小学任教务主任,此时的张一悟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他积极活动,引导进步青年,不断壮大组织。在他的热情教育引导下,在北京求学的榆中籍青年学生陈成义、陆长林等人先后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31年8月,时在北京求学的陆长林找到张一悟,寒喧之后,毕恭毕敬地请张一悟在自己的一把折扇上题词纪念。张一悟接过折扇,只见上面有一行窦时寻的题词:“踏着先烈的血迹,猛向敌人的营垒冲锋陷阵,完成最后的胜利。”窦时寻是在张一悟的引导和帮助下走上革命道路的优秀青年,1925年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8月27日英勇就义于石家庄,年仅36岁。注视着折扇,张一悟眼前又浮现出了窦时寻英勇就义的身影,想到革命的艰辛,他在折扇背面奋笔疾书,“朋友,人生的道途本来是险峻崎岖的。我们不该以地势不易行走,便停止着不前进,或者竟向后退。我们当努力地拉开荆棘,拉去岩石,把本来险峻崎岖的路造成一条康庄大道。……回顾当时血痕,我们心中不免要萌发一种快感,因为有了这些血痕,才换得最后的胜利。”
字里行间包含了张一悟对革命真谛的理解和革命到底的决心,鼓励青年同志要锲而不舍,勇往直前。
此时张一悟在北平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加之中共山东省委再次遭到敌人的破坏,经组织考虑安排,张一悟于8月底离开北平前往山东济南,以济南第一女子师范教务主任的公开身份,参加山东省委的组建和领导工作。在济南,张一悟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学校和街头多次进行演讲,面对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国民党政府为防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危险局面出现,1932年3月上旬,韩复榘命令军警严查上街演讲、宣传抗日救亡的革命党人和群众。一时间,大街小巷,警笛不断,便衣、敌特散布各处,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中,人心浮动,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1932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张一悟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并施以双镣双铐,关押在山东省第一监狱。
入狱后,先后遭受重刑达七次之多,皮鞭拷打、压杠子、坐老虎凳、灌辣椒水致使他脊椎外露,肺脏损坏,吐血便血不止。敌人妄图使他承认是共产党员并要他供出组织和同志,但张一悟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正是有了对革命信仰的坚定与执着,张一悟才在这一次次的酷刑中挺了过来。在最后一次审讯中,张一悟怒声高呼:“给我一支笔!”他振臂疾书写下了“无话可说,速我一死”的豪言壮语,并将纸笔扔在了地上。这种无声的愤怒反抗,使敌人个个目瞪口呆,气急败坏刽子手将张一悟按倒在长凳上,使头颅悬空,鼻孔朝上,将掺有头发渣和猪鬃的辣椒水向鼻孔中猛灌,见张一悟仍不屈服,又将他的头压在汽油中。
刽子手见张一悟昏了过去,没有一点气息,便命令看守随时准备弃尸郊野。幸亏有同室难友的救护,张一悟才在九死一生中活了过来。
敌法庭虽然没有得到任何口供,但还是以“危害民国罪”判处张一悟死刑。宣判后,张一悟很平静,他知道要革命就得有牺牲,苟且偷生不是革命战士应有的气节。从事革命活动以来,他把全部的精力投身于革命事业中,很少顾及家人。他第一次拿起笔给家里写信,信中向家人一一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忠于党的决心,他对自己走到这一天早有思想准备,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父亲张继祖知道后,拖邓宝珊出面营救,加之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韩复榘才令山东高等法院改判张一悟为无期徒刑,以“政治要犯”监禁在山东第一监狱鞋工科“劳动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