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品读
当好历史文化的传播者 为家乡“代言” 甘肃简牍博物馆小小讲解员精彩亮相
发布时间: 2023-09-11 13:28 稿源: 中国兰州网   编辑:王莅勤

  中国兰州网9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丁小岚)近日,甘肃文旅系统再传喜讯,甘肃简牍博物馆正式开馆,与此同时,一批小小讲解员亮相博物馆,为参观的客人带来新颖有趣的精彩讲解。

  “今天,由我来为大家讲述居延汉简……居延汉简是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1927年至1935年,在额济纳河流域发现的,共发现古遗址410多处,其中30处出土汉简,出土汉简10085枚……”来自金塔路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宗怡杉身着酒红色汉制式馆服,自信大方地向观众讲述居延汉简,吸引了一批“简粉”驻足聆听。

  简牍不仅承载着千秋岁月,它带给人们的还有穿越千年的故事。

  在“边塞人家”展厅,一众“简粉”围在文物陈列柜旁,聚精会神地聆听来自一只船小学的李馨彤同学的讲解。她用童言童语讲述了简牍中记载的中国最早的AA制的故事,将简牍中的治吏之道向观众娓娓道来,讲解引人入胜,博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为了实现简牍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创造性转化,让文物“活起来”“亮起来”“传起来”,早在今年年初,甘肃简牍博物馆启动了“小小讲解员”全省选拔活动,来自王家堡小学的刘子剑从千余名孩子中脱颖而出,如愿以偿地成为了甘肃简牍博物馆的首批小小讲解员之一,面对大量的背诵任务,刘子剑毫不畏惧,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知识,并反复练习,以期用最好的状态为简牍博物馆的首批客人讲解。在“简述丝路”展厅,他为观众讲述敦煌悬泉置出土的壁书《四时月令诏条》,绘声绘色地介绍古人的防疫方法。他说,“我想用我的讲述,让沉睡在展柜里的汉简‘活’起来,让参观的人们爱上历史,读懂简牍,这样,我们的努力就很值得”。

  丝绸之路万千故事尽在简牍之上,看似平平无奇的小小简牍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也记载了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元请子方代为购买一双尺码为27厘米,这个尺码放在现在那就是43码了,元肯定是一个非常魁梧帅气的人……”在“书于简帛”展厅,尚芮祎向观众绘声绘色地讲述《元致子方书》,她用孩子的视角,接地气地讲述了这件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的国家一级文物,“元”托好友“子方”代办的四件事,也勾起了观众浓烈的求知欲。

  来自兰州市第五中学的郑宜卓是首批“小小讲解员”口中的大姐姐,她踏实努力,为了让讲解更生动流畅,她不仅努力背诵讲解内容,而且积极联系博物馆中的讲解员老师,阅读更多的资料,不断拓展知识面。在开馆首日,她负责讲述“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专业的讲解、生动的语言,让观众有了不一样的全新体验。

  一边讲解,一边学习,身处博物馆,小小讲解员们自信大方地展示自我,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传递甘肃简牍文化。甘肃简牍博物馆小小讲解员的亮相,也为甘肃省传承简牍历史文脉注入了“源头活水”,激活了甘肃教育馆校合作的一池春水。

稿源:中国兰州网   编辑:王莅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