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兰州网  >  品读  >  文化资讯
史志专家邓明解读兰州独特文化魅力
发布时间: 2019-03-14 10:21 稿源: 兰州日报   编辑:王丹丹

  邓明

  金城关资料照片

  中国兰州网3月14日消息 文化作为承载文明的基石,不仅在几千年来蕴养着优秀的传统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更在潜移默化中成为现代人的精神追求,持续不断的增强着兰州人的文化底气和骨气。近日,史志专家邓明接受了本报专访,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古老金城的文化特色和城市内涵,旨在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为依托,助力“精致兰州”的打造和建设。

  纵观数千年历史细数丰厚文化

  “黄河是古代中国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分界线,兰州是这条线上最西边的黄河渡口,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与宋元明清驿道渡过这个黄河渡口,沟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中原与西北边疆的沟通以及中原政权对于西北边疆的掌控。”邓明告诉记者:“秦始皇三十三年(前124年)在今兰州市东岗镇建榆中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在今西固建金城县,隋文帝开皇元年(518年)在皋兰山下建兰州城,唐宋元明清以来,以隋唐兰州城为基础不断拓城,驻以重兵,都是为了防守黄河渡口,实施中原王朝经营西北的战略目的。以期藩屏中原、联络西域、襟带万里。”

  邓明说:“《读史方舆纪要》称‘兰州控河为险,隔阂羌戎。自汉以来,河西雄郡,金城为最。’金城是说这里有如金城汤池,坚不可摧。兰州则得名于皋兰山,‘皋兰’为匈奴语,有‘天’的意思。十六国时,鲜卑乞伏氏西秦国曾在此建都。隋末金城校尉薛举在此建西秦国。明初元大将王保保攻兰州,以为反明复元的据点。明代为肃王驻地,以屏藩王室。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将兰州誉为‘陆都’,与‘海都’南京相对应,这是对兰州军事、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地位的高度概括。抗战最艰苦时,蒋介石派蒋经国考察兰州,准备形势危急时迁都兰州。这说明兰州军事政治交通地位的重要性。”

  他认为:“当今的‘一带一路’经过兰州黄河渡口,沿庄浪河谷进入河西走廊、新疆、延伸到中亚、欧洲大西洋,此为丝绸之路;沿湟水谷地,经过青海、西藏,取道尼泊尔,到达南亚印度洋,此为唐蕃古道。这都凸显了兰州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可以说,纵观兰州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

  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文化

  “生态文明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侃侃而谈中,邓明提出了对兰州文化特色的第一个定义:“兰州年降雨量仅330多毫米,但兰州人自古以来,本着‘天人合一’的理念,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我所用,创制水车,倒挽河水灌田,铺压砂田,抗旱保墒,使兰州成为黄河绿洲,瓜果蔬菜城,供给丝绸之路上过客的给养。”

  他说:“道光年间在皋兰山三台阁下,‘挖窖引水,栽树成荫’,为有史料支撑的西北荒山植树之举。抗战时为国际观瞻,开始荒山造林,新中国建立初期,全民背冰挑水上山栽树浇树,营造林地,陈毅元帅诗句‘甘肃绿化积极甚,植树担水上皋兰’正是实录。后来持续不断造林,引水上山,乃至采用喷灌、滴灌技术,终使兰州南北两山形成森林景观,遍山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当今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应该发扬光大生态文明文化,以环境保护领先,使青山绿水常在,永续做兰州的绿色生态屏障。”

[1]  [2]  下一页  尾页
稿源:兰州日报   编辑:王丹丹
-->